【学习身边的榜样】罗浓伟:牢记使命 患者至上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1日

 

 

罗浓伟,现任阳西总医院人民医院感染病防治中心主任,从医二十载,“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是他坚定的职业信条。从步入医学院那一刻起,罗浓伟就已经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深深镌刻在自己的骨子里。

 
 

 “患者至上!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医生不是上帝,但只要还有希望就不能放弃。” 

 

多年从医,从乡镇卫生院到县中医院再到县人民医院,从事过外科、内儿科、急诊科、综合内科感染科到现在的感染科多种工作岗位,罗浓伟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好学、积极上进、不断挑战更高的工作平台,并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入行以来,一直本着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救死扶伤,细心、细致地服务着他医治过的每一位病人。多年来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寒冷夜里,只要是病人有需要,打他电话,他能做到的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去接诊。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叫病人第二天过来,而非要自己跑来跑去这么辛苦?他总是笑着说: 病人受病痛折磨无法忍受才呼唤医生,作为医生,只要自己做得到,在第一时间医治病人病痛才是最重要的!” 二十年来,他手机从不关机,号码也从不更换,生怕病人因此找不到他,就算有时自己不能赶到医院去,也能通过电话给予病人最正确的指引。

 

多年前,有一位退休老年干部患上了慢阻肺,伴有严重并发肺性脑病,家属要求放弃治疗!当时罗浓伟急得大骂了病人家属一场,他严厉而恳切地说: “病人还有希望,只要纠正患者的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平衡,再控制感染,是很有希望好过来的,希望你们对我有信心,让患者再治疗一天,再观察一下。” 家属被他的执着而感动,同意他的请求。于是罗浓伟当晚整晚没睡,不断地调整病人的治疗方案,从氧疗、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加强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等等,经过一晚上的紧张施治,第二天该病人终于醒了过来,当时病人家属感激得热泪盈眶。后来,患者在他悉心治疗下终于好转出院。病人出院后,罗浓伟还时常关注患者的身体情况,跟进病情,给予康复疗养指导,为患者又争取了七载幸福晚年。病人家属十分感激罗浓伟医生,感谢他当时不轻言放弃,精心施治,让他们一家人多了七年相聚的欢乐时间。每当有人提起这事,罗浓伟总是说: “患者至上!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医生不是上帝,但只要还有希望就不能放弃。” 
 “患者至上” !正是基于这样的从医理念,2020年初,面对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正在办理岗位调动的前感染科副主任的罗浓伟,十分清楚这次疫情的严重性,他毅然向组织申请,继续留在感染科,与感染科同事们并肩作战抗击疫情。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十六,一直忙于给总院的医护人员培训防护服穿脱、排查疑似病人、改建升级感染科隔离设施、传达各项紧急会议、为隔离点的密切接触者作心理疏导。每晚都是加班加点、废寝忘食,未曾休息一天。当得知武汉需要支援,他毅然请命前往,申请到最前线去,面对新发疾病和未熟知的危险,罗浓伟没有迟疑,毫不退缩。
 
 

支援抗疫,逆行一线

 
2月9日凌晨两点多,接到组织援鄂出发的通知,半夜收拾衣物行装,当天早上匆匆告别亲人和同事,秉承着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的行医宗旨,加入阳江第一批援鄂医疗队远赴武汉支援抗疫,逆行一线。

 

罗浓伟是阳江医疗队中唯一干过感染科的医生,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防护知识有较深的理解,在穿着防护服上也有一定的经验。到达武汉后,经短暂的两天前期培训,马上就进入方舱医院工作,成为阳江援鄂医疗队第一个接受工作任务医生。凭借自己多年的感染科行医经历,罗浓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从穿脱防护服、适应舱内工作环境、熟悉设施设备、了解药品、掌握电脑操作系统、掌控分管病人病情,他如高速旋转的陀螺转动起来,忘我地投入工作。次日凌晨两点多罗浓伟顺利出舱,六个小时心理、生理的煎熬全靠意志挺了过来,虽然脸上还有防护目镜挤压的疼痛与难受,但还是第一时间将这次进舱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分享给队友们。
在接下来的工作日子里,他和队友们每次出舱回来后都会分享各自的经验及想法。虽然舱里病人的数量很多、任务十分艰巨,但是罗浓伟和队友们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挑战和克服困难,希望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在方舱医院上班时,发现大量病人出现焦虑而失眠,为了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在方舱医院里做了180多例患者睡眠障碍调查,并向上级反映调查结果,希望通过自己可以使患者身心得到照顾而进一步加快患者康复时间。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罗浓伟与队友们不畏艰险、团结一致,终于出色完成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交给他的任务。因为工作表现出色,获得方舱医院颁发的 “先进标兵” 称号。

 

 

 

 

来源 | 阳西县融媒体中心.阳西广播电视台